濮阳网讯 近日,市委、市政府在郑州举办重大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濮阳县分别与中国建材集团、德力西集团、上海电气集团、保利协鑫集团等项目投资方签订了6个投资协议,签约额83.5亿元。这是继1月26日,该县总投资额40.82亿元的24个省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后又一重磅喜讯。
去年以来,濮阳县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围绕国家投资导向、县里的主导产业和新业态、新模式,认真研究政策,紧盯发展方向,瞄准转型升级,深入挖掘论证,做好了项目分析、项目策划,并充分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优势,实施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全力招商引资,2015年实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8个,金额214.4亿元,位于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考核第一名,第三次荣获“全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县”。
濮阳县以9个产业招商组、5个招商局和20个乡镇为主力,实施全员招商,大员上阵。“大招商、招大商就是我县的‘一把手’工程和‘天字号’工程,全县党员干部时时都要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该县县委书记张宏义多次开会强调。2015年他先后10余次赴上海、广州、安徽、重庆等地拜访上海晶科电力有限公司、保利协鑫集团、中国建材集团、德力西集团、上海电气集团、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力帆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或搜集项目线索,或助推在谈项目快速推进。县长孙栋也先后数次赴北京、山西、郑州、上海、成都、天津、江苏等地拜访客商。为了推进中国建材集团来濮投资“三新”产业园项目,他带队一个月内6赴北京、上海、蚌埠等地拜访中国建材集团旗下企业凯盛集团董事长彭寿,并邀其来濮考察洽谈,以情以诚招商,终于感动客商来濮投资。瓜熟蒂落,濮阳县与中国建材集团成功签订了“三新”产业园合作协议和投资51.3亿元的光伏电站、新型房屋材料投资协议。主管招商的宣传部长段喜鸽、副县长王建国常年奔波在招商路上,谋划项目找商家、意向项目促签约、签约项目促落地。
该县立足打有准备之仗,对招商项目精心谋划,精准定位。围绕主导产业定位,为加速产业链整合,先后谋划实施了电子电器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主导产业服务园等一批主导产业园区及配套服务中心。在加大项目谋划数量的同时,高度注重谋划项目质量,坚守门槛、把好标准,提高项目包装成熟度,确保项目可立项、可实施、可落地,做到快包装、快立项、快对接、快开工、快见效。在对招商项目进行谋划的同时,还认真搞好招商活动的谋划,成功举办了“百名豫商看濮阳县”等重大招商活动。
“全员、全民、全年”招商成效斐然。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产业招商工作机制》的文件出台后,濮阳县县级领导干部按照各自分工,结合主导产业,带领各牵头单位及乡镇、招商局负责同志,赴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湖北、郑州等国内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开展拜访140余次,接待客商来访500余人次。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严格执行“二分之一”工作法,坚持一人留守主持工作,一人主抓招商引资,渠村乡党委书记杨道刚、胡状乡党委书记甘文锋、第三招商局长张全景、郎中乡原党委书记何世轩、县油区办主任曹伟民等冲在招商第一线,分别盯死中国建材集团、上海电气集团、保利协鑫集团等意向企业,多次拜访、用真诚和热情感动了客商。县直及各乡镇工作人员、农村党支部书记等各级各单位工作人员也积极主动参与招商活动,关注企业动态,搜集项目线索,进一步拓宽了招商引资工作渠道。徐镇镇李忠陵村党支部书记李守华得知上海德力西集团董事局秘书周燕女士为该村在外工作人员李继安的爱人后,立即向镇党委书记于俊生进行汇报,于俊生第二天就去上海拜访了周燕女士,然后又多次进行拜访,终于感动了客商,该集团拟在濮阳县投资15亿元的智能电器生产基地项目、投资2亿元的城市水务处理项目的合作协议成功签约。
完善“软硬”平台建设,形成产业和基础设施的“高点”优势。围绕打造“中原地区重要的电子电气装备制造基地”的战略定位,濮阳县与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联合组建了河南省首家光电技术联合实验室,国家质检总局在濮阳县产业集聚区设立了国家级电光源检测中心,省质监局也在集聚区设立了河南省LED质检中心;县产业集聚区还通过调整园区规划,新建了新能源产业园、电子电器产业园、主导产业产品展示中心等服务平台,进一步凸显主导产业优势,完善产业服务功能。同时,濮阳县以户部寨化工园区为基础,成功获批了濮阳市化工产业集聚区这一新的省级产业集聚区。目前,濮阳县已形成了县产业集聚区、濮阳市化工产业集聚区、文留专业园区、庆祖食品加工园区“两区两园”的招商项目承载平台格局,现各园区路网、污水处理、供水供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完备。
“我们要全力服务好已签约的中国建材集团等六个项目的落地投产,尽快补齐三产这块短板,整合优质资源,瞄准世界五百强、行业排头兵,实施精准招商,提高招商的质量和成功率!”谈到下一步打算,县长孙栋信心满满。(管庆义 李志甫)
新闻热点